厦门市举办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
首页>地方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5/11/27
浏览:69121
“涵盖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智能终端、半导体芯片、机器人、信创、智能硬件等核心赛道”“汇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11月25日,2025年“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链专场活动在厦门举行,此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终端重点产业链的应用场景与创新产品供需对接,致力于推动产业链的强链与补链,构建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活动现场,10余家创新中心与代表性企业围绕“虚拟现实产业创新技术及发展布局趋势方向”“大模型在人工智能终端的应用实践”“从人工智能大模型到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应用的思考”等主题,分享了在人工智能终端领域关于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实践案例及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期间,与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终端融合应用的实施路径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共同探索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助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为让与会企业代表等更直观感受人工智能经济领域一批最新产品或成果,现场特别设置了小型展区,并遴选了信息通讯、智能终端、教育文旅、核心芯片等领域的12家代表性企业约35件展品,在充分彰显出产业链硬核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的供需对接交流。
“得益于‘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快构建和坚实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厦门市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和应用生态上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市已集聚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企业459家,产业规模336亿元,不仅形成了涵盖芯片、算法、模型、终端等较为齐全的产业链条,在智能视觉、智能安防、智能语音、智慧城市等应用领域,以及智能家居、智能卫浴等终端领域具有较强优势,还于近年培育出了一批垂类模型和智能体应用企业,呈现出核心产业渐成规模、部分领域具备特色优势的良好发展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厦门市工信部门还会同相关部门,在政策、载体、场景对接以及生态培育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应用赋能。如:在政策方面,先后出台了“人工智能19条”“数据产业16条”“AI人才8条”等一批举措,形成涵盖算力、数据、模型、场景、人才等较为完备的扶持体系,扶持力度对标国内一线城市;在场景对接方面,印发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行动方案,发布100项人工智能能力清单、284个场景需求清单,举办4场供需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了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协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人工智能终端作为产业跃迁的‘突破口’、消费升级的‘催化剂’以及数实融合的‘连接器’,已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广泛落地应用的关键载体……”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构建完善上中下游企业及大中小企业协同对接的桥梁,打造集交流、展示、服务与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深化融通合作的广度、维度与深度,共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与整合,有效提升产业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进而为强化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核心竞争力、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支持与指导,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人工智能产业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